「國內CDMO產業于美國國家生技和生物製造倡議之下的發展與契機」研討會,邀請保瑞藥業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(左起)、生技中央吳忠勳執行長、涂醒哲董事長、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、台康生技張志榮營運長與北極星藥業陳鴻文董事長,進行深度探討與分享座談。
生物技術開發中央(簡稱生技中央)聯合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,配合於2022年12月28日舉辦「國內CDMO產業于美國國家生技和生物製造倡議之下的發展與契機」研討會,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、保瑞藥業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、北極星藥業陳鴻文董事長與台康生技張志榮營運長,進行深度探討與分享座談。
COVID-19疫情造玉成球巨年夜變革,全世界疫情雖已经趨緩,但近来因中國政治性地清零和開放,造成疫情再度升溫。于此情況之下,美國意識到生技產業便是戰備產業,更關係國家安全,絕對不成以將雞蛋放于统一個籃子裡。
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于本年6月布魯塞爾的經濟論壇(Brussels Economic Forum)中,就整體經濟的计谋發表啟動「友岸外包」(friend-shoring)互助模式,與歐亞盟友一同互助降低對供應鏈的影響,防止對中國經濟體的過度依賴。
體認到生技產業的國防和戰備主要性,美國總統拜登進一步于2022年9月12日簽署「國家生技和生物製造倡議」,此中重點為,第1、主要技術生產留于美國;第2、美國無法自行生產的部门,則與盟友一路互助建構供應鏈,以多樣性互補方式,分离對中國年夜陸等極權國家的依賴。全世界生技產業供應鏈因拜登生技法案的重組,就是台灣取患上商機的關鍵時機。
歐洲國家也已经正告廠商撤出中國,而日本則提供經費協助廠商撤出,台灣于這兩三年來推動「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」,今朝已经撤回1.6兆台幣,也是以當全世界股票重挫時,台股仍可穩定成長。
涂醒哲董事長:台灣生技產業晋升量能 邁向國際
台灣與美國近期啟動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」後,可預見台美間貿易關係將日趋緊密,台灣應掌握時間搶搭這班趨勢列車,擠身成為美國高階聪明生技產業供應鏈的紧密亲密互助夥伴,云云不僅可以促進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,更可以幫助台灣產業邁向國際醫藥市場,躋身美國醫藥供應鏈夥伴的一環。
生技中央涂醒哲董事長致詞時暗示,月前赴日本京都年夜學CiRA基金會拜會諾貝爾醫學獎患上主山中伸彌传授,以和神戶年夜學醫療產業都市推進機構(FBRI),他們表達了台灣的興趣和决定信念。台灣的生醫產業量能備受國際必定,再共同美國的倡議,未來更具备發展潛力。
涂醒哲董事長指出,有些人認為「美國製造」將限縮國內產業的發展,但台灣的行政、製程、治理和物流的能力皆具备競爭力,「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,台灣只要能力好,就可成為美國第二供應鏈,friend shoring主要的一環,包罗原料藥、基礎醫療耗材、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(CDMO)等等。」他鼓勵当局及台灣產業界要準備好晋升量能,讓台灣的生物科技走向國際,掌握機會,預期美國拜登当局所提出的「國家生技和生物製造倡議」,可以再為台灣生技產業掀起一股海潮。
生技中央涂醒哲董事長期許台灣的生物科技走向國際。
中經院王健全副院長:拉升到台美戰略互助 創造雙贏
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說明,2023年台灣將面對全世界景氣通膨與經濟阑珊的雙面夾擊,貨幣政策面臨左支右絀危機。為因應全世界經濟阑珊,台灣GDP將由2021年的岑岭下滑至3%摆布,台灣雖防疫有成,仍受全世界消費緊縮影響,出口和庫存去化面臨考驗。
王健全副院長暗示,國內半導體產業撐起台灣卓着的經濟表現,但也凸顯出台灣高度仰賴單一產業的隱憂。針對台美计谋聯盟的議題,台灣患上善用地緣政治的優勢,以戰略夥伴脚色強化台美互助深度和廣度,同時呼應美國去中化的年夜戰略,順勢奉行新東向计谋。台灣可藉由鏈結美國產業,從供應鏈到技術、人材、商模接軌,再到擴展到資本市場鏈結,逐漸擴年夜台灣企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。
他認為,透過美國提出的生技和生物製造倡議下,台灣患上尋求成為高階生物製造、關鍵原物料的供應者,複製半導體的乐成模式,將台灣生技產業拉升到台美戰略互助的高度,創造雙贏场合排场。
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認為台灣患上尋求成為高階生物製造、關鍵原物料的供應者,複製半導體的乐成模式。
吳忠勳執行長:發展專屬韌性 成為全世界夥伴
生技中央吳忠勳執行長弁言時說明,2020年,全世界生物藥品CDMO市場達到113.8億美元,預計2025年將成長至188.8億美元,CAGR達10.7%。Lonza是今朝全世界營收最高的生物藥品CDMO公司,其營收為57.86億美元;中國年夜陸的藥明康德為營收第2名CDMO公司,52.14億美元;美國Catalent則是全世界第3名CDMO公司,39.98億美元。
吳忠勳執行長解釋,關於高階生物製造技術專利、製造商和關鍵原物料,年夜部门把握于歐美國家。以核酸與病毒載體新穎藥物為例,長鏈核酸生產、LNP和AAV病毒載體等相關專利年夜多都于歐美國家。
而核酸與病毒載體的製造商,美歐加總超過66家公司,亞洲約10家公司。至於高階生物製造之關鍵原物料,包括細胞培養基、培養袋、或者酵素等,也都由歐美供應全球。最近几年,中國年夜陸雖積極投入相關製造技術和原物料產製,但今朝僅足夠供應給中國內需市場。
他暗示,台灣與美國具备穩定醫藥貿易關係、深挚的友誼和地緣因素,建議于面對美國提出的生技和生物製造倡議之時,CDMO廠商可透過公司定位、發展计谋和人材培育和產業鏈之整合,建構出其專屬韌性,展現出台灣作為全世界夥伴的卓着實力。
吳忠勳執行長暗示台灣與美國具备穩定醫藥貿易關係、深挚的友誼和地緣因素,可建構出專屬韌性。
保瑞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:攜手CDMO 切入國際市場
保瑞藥業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阐发,纵然美國提出生物製造倡議,但由於美國市場約68%品牌藥及超過80%學名藥,都于美國以外國家生產,短時間難以全数拉回美國于地生產。是以,台灣應善用地区優勢,搭配新藥研發能力。若台灣新藥開發公司與CDMO公司能攜手建構出國際化團隊,並投入市場利潤較佳的新藥開發領域,將可乐成打入國際市場。
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說明,保瑞集團旨于提供「One stop shop」藥物開發一條龍服務。現階段保瑞的CDMO工廠,切合許多國家的法規規範,出口至全球100多個國家。他特別強調,產業必須規模化,才能吸引國際級人材與客戶。
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阐发,產業必須規模化,才能吸引國際級人材與客戶。
北極星陳鴻文董事長:掌握轉單契機 供應全世界市場
北極星藥業集團陳鴻文董事長暗示,因應中美貿易戰的考量,美國不于中國下單,剩下最年夜的CDMO只有韓國,而韓國三星的產能雖有六十幾萬公升,仍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,是以,台灣患上趕緊掌握機會。
陳鴻文董事長也指出,台灣產品具备品質好且價格合理等特點,對美國是個很年夜的誘因。此外,台灣市場規模較小,以是台灣廠商的目標,必然要做出供應給全球的產品。
他進一步說明,北極星于美國跟台灣都有工廠,今朝研發中的新藥是于美國工廠生產及于美國進行臨床試驗,未來新藥乐成拿到FDA認證後,將轉到台灣廠進行年夜量生產。未來也不解除併購國內或者國外的廠商,包罗核酸藥物mRNA與microRNA藥物的研發,都于評估進行中。
北極星藥業集團陳鴻文董事長暗示,台灣市場規模較小,廠商必然要做出供應給全球的產品。
台康張志榮營運長:達到國際年夜廠標準 未來5年關鍵
台康生技張志榮營運長認為,于美國法案通知布告後,對台灣產業界短时间為利多,但長期則為利空,台灣廠商可否于5年內,搭上這海浪潮就是關鍵,当局的政策撑持也是主要因素之一。
于轉單效應方面,國際廠商重要考量為法規、時間、技術純熟度和費用等因素。起首,于法規方面要有能力說服各國法規單位,其次是于轉單承接所需時間上,是否能無縫接軌。接下來承接單位技術純熟度,是否能達到與先前互助單位不异品質也是主要考量,能達到以上標準後,年夜廠才會考量費用因素。價格誘因已经非台灣廠商之優勢,能達到國際廠商之承接需求,才是未來5年內的關鍵。
張志榮營運長強調,台康正朝向一站式服務的目標進行,未來5年將垂直整合上下流廠商。于上游部门會找尋Drug Discovery機構或者CRO公司,中游部门安全性檢測部门已经投資啓弘生技,下流部门開始整合台耀化學。關於併購相關之標的物,也將切合台康的營運計畫结构和垂直整合。
本次研討會實體及線上參與人數共超過300人,來自產官學研醫界,厚植國內生技產業之研發能量,促进台灣成為國際最好互助夥伴,為跨國互助開創新局。
台康生技張志榮營運長認為,價格誘因已经非台廠優勢,能達到國際廠商之承接需求,才是未來5年內的關鍵。
生技中央吳忠勳執行長(左二)擔任主持人,邀請保瑞藥業陳世平易近副總經理(右二)、北極星藥業陳鴻文董事長(右一)與台康生技張志榮營運長(左一)配合對談。
.post-content img { max-width:100%; } .img-description p{ color: #145089; } .img-description p:last-of-type{ margin-bottom: 0; } :::-金年会